現代研究杜仲具有清除體內垃圾,加強人體細胞物質代謝,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體血壓,分解體內膽固醇,降低體內脂肪,恢復血管彈性,利尿清熱,廣譜抗菌,興奮中樞神經,提高白血球藥理作用。藥用杜仲,即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樹皮,是中國名貴滋補藥材。其味甘,性溫。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調理沖任、固經安胎的功效。 可治療腎陽虛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軟無力,肝氣虛引起的胞胎不固,陰囊濕癢等癥。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
近年來,國內外專家對杜仲成分進行了反復細致的研究,杜仲游離氨基酸極少,含有的少量蛋白質,是和絕大多數食品類似的完全蛋白,即能夠水解檢出對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測定了杜仲所含的15種礦物元素,其中有鋅、銅、鐵等微量元素,及鈣、磷、鉀、鎂等宏量元素。
杜仲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清除體內垃圾,加強人體細胞物質代謝,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體血壓,分解體內膽固醇,降低體內脂肪,恢復血管彈性,利尿清熱,廣譜抗菌,興奮中樞神經,提高白血球數量,增強人體免疫力等顯著功效。
藥物炮制
杜仲:除去粗皮,洗凈,潤透,切成方塊或絲條,曬干。鹽杜仲:先用食鹽加適量開水溶化,取杜仲塊或絲條,使與鹽水充分拌透吸收,然后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有焦斑為度,取出晾干。(每杜仲100斤,用食鹽3斤)杜仲經炒制后,則杜仲膠被破壞,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①《雷公炮炙論》:"凡使杜仲,先須削去粗皮。用酥、蜜炙之。凡修事500克,酥100克,蜜150克,二味相和令一處用。"
②《本草述鉤元》:"杜仲,用酒炒斷絲。"
功用主治
補肝腎,強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胎動不安,高血壓。
①《本經》:"主腰脊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濕,小便余瀝。"
②《別錄》:"主腳中酸痛,不欲踐地。"
③《藥性論》:"治腎冷臀腰痛,腰病人虛而身強直,風也。腰不利加而用之。"
④《日華子本草》:"治腎勞,腰脊攣。入藥炙用。"
⑤王好古:"潤肝燥,補肝經風虛。"
⑥《本草正》:"止小水夢遺,暖子宮,安胎氣。"
⑦《玉楸藥解》:"益肝腎,養筋骨,去關節濕淫。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攣。"
⑧《本草再新》:"充筋力,強陽道。"
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用于肝腎不足,腰膝酸痛,筋骨無力,頭暈目眩,妊娠漏血,胎動不安?!倍胖偈敲F滋補藥材,其有效成分中除了含有大量已知活性的藥用成分外,還含有多種營養物質,營養物質是杜仲保健作用的重要物質基礎。
杜仲中的氨基酸主要以蛋白質形式存在,游離氨基酸很少。其中果實、皮與葉中的氨基酸含量均作過測定。
脂肪酸
梁淑芳等經氣相色譜分析發現從杜仲種子所提取的油中富含亞麻酸。杜仲籽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91.18%,其中亞油酸與亞麻酸高達73.8%。此外,他們還發現了杜仲籽中有豆寇酸存在。采用毛細管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方法對杜仲葉中的脂肪酸(以甲酯形式)進行分析,鑒定出10種脂肪酸,其中包括十六碳三烯酸、亞油酸和亞麻酸3種不飽和脂肪酸。此外,在杜仲葉揮發成分中還發現含有以酸的形式存在的脂肪酸。十六碳酸和2,5-二甲基苯丁酸。杜仲葉中溶于水的低級脂肪酸有待于用離子色譜分析確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從杜仲籽中分離得到的杜仲籽油脂肪酸中的A2亞麻酸含量極其豐富(高達61%),這種富含A2亞麻酸的油,由于其在人體內所具有的獨特降脂抗衰老功效而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
維生素及微量元素
將杜仲皮和葉中的微量元素進行分析,檢出了13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同時發現杜仲皮和葉中含有豐富的VE;和β胡蘿卜素,以及少量的VB1 、VB2等。氣相色譜法分析發現杜仲油含VE 32 mg/100g,還發現杜仲果實中含有Cu、Zn、Mn、Fe等8種元素。杜仲的降壓作用是經過多年臨床證實的,現代藥理實驗有效地揭示了這一作用的機理。試驗證明:杜仲水提物對犬有明顯的降壓作用,而且療效平穩,無毒、無副作用。李家實等用杜仲水提物進行了急性降壓試驗,發現杜仲的降壓作用與其中含有的生物堿、桃葉珊瑚苷、綠原酸和糖類等物質有關。人體試驗研究:30例高血壓患者連續服用復方杜仲合劑4周,血壓(收縮壓/舒張壓)平均下降(15. 33士14.85) / (10.90士10.66) mmHg,其中顯效9例,有效14例,有效率76.67%。復方杜仲葉合劑對高血壓病患者頭暈、心悸、煩躁、膝腰酸軟等癥狀有明顯改善作用;能使血清總膽固醇(TC)明顯下降,有調節血脂的作用。秦振棟通過杜仲煎劑蛙后肢血管灌流實驗的研究認為杜仲降壓的機理是杜仲藥劑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外周血管擴張所致。高血壓病人紅細胞中Zn/Cu值為15.04土2.50,明顯高于正常人,而杜仲葉、皮的Zn/Cu值僅為3.82和3.46,所以認為杜仲的降壓作用與降低高血壓患者紅細胞的Zn/Cu值有關。此外,近年的研究認為杜仲對血壓具有化學降壓藥無法比擬的“雙向調節”功能,即高血壓患者服后可降壓,低血壓患者服后可升壓。
抗腫瘤作用
現代藥理實驗證明杜仲有抗癌和抑癌之功效,其有效成分與其所含的木脂素、苯丙素及環烯醚萜類化合物有關。根據報道,杜仲所含的京尼平苷酸甲酯具有抗腫瘤的作用。杜仲所含的丁香脂素雙糖苷在淋巴細胞白血病P388 (Ps)系統中有較好的活性,濃度12.5 mg/kg可控制T/C值)≥126。Okada等從杜仲葉氯仿提取物中分離出的地普黃酮,是一種干擾T淋巴細胞功能的免疫抑制物質,對人鼻咽癌(KB)和鼠淋巴細胞白血病(P388)均有生長抑制活性。日本學者研究了杜仲茶的抗變異作用(anti-mutagenicity),發現該作用與綠原酸等抗變異性成分有關,揭示了杜仲對腫瘤預防的重要意義。徐詩倫等發現杜仲水煎液可使實驗動物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及淋巴細胞顯著降低,血糖和血漿皮質醇含量升高,促進肝糖元堆積,導致胸腺萎縮。實驗表明杜仲具有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的作用,說明杜仲作為助陽補腎藥是有科學依據的?!澳I”與機體免疫功能也存在一定聯系。徐詩倫等研究認為杜仲增強免疫的作用大小,也可以反映其補腎作用的強弱。他們還發現杜仲水煎液對細胞免疫具有雙向調節作用:既能激活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和腹腔巨噬細胞系統的吞噬活性,增強機體的非特異免疫功能,又能對遲發型超敏反應起抑制作用。比較杜仲及其不同炮制品水提液增強免疫的作用,發現炮制后杜仲的作用強于生杜仲。經研究發現杜仲葉乙醇提取物同樣能夠增強細胞免疫及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給小白鼠ip杜仲葉的20%和50%的乙醇提取物,可明顯增強小白鼠脾淋巴細胞轉化功能及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而對正常小鼠脾抗體形成細胞無明顯影響。杜仲葉和皮的水煎液的免疫藥理作用一樣,2種杜仲葉的乙醇提取物能夠增強細胞免疫功能及非特異免疫功能,而對體液免疫無明顯影響,推測杜仲葉乙醇提取物治療細胞免疫功能降低引起的疾病可能有一定的療效。
中國早在兩千年前的古籍中,就有杜仲樹皮煎湯飲服可增強肌肉的記載。在悠久的中醫發展歷史中,人們一直很重視杜仲強筋健骨、補肝腎、抗衰老等作用。近年來的研究證明,杜仲葉具有在微重力環境條件下抵抗人體肌肉和骨胳老化的功能,可作為空間保健品。動物實驗表明,杜仲含有一種可促進人體的皮膚、骨骼、肌肉中的蛋白質膠原的合成與分解的特殊成分,具有促進代謝、防止衰退的功能,可用來預防宇航員因太空失重而引起的骨骼和肌肉衰退,目前,有關部門對這項研究。
宜:中老年人腎氣不足,腰膝疼痛,腿腳軟弱無力,小便余瀝者宜食;婦女體質虛弱,腎氣不固,胎漏欲墮及習慣性流產者保胎時宜食,小兒麻痹后遺癥,小兒行走過遲,兩下肢無力者宜食;高血壓患者宜食。忌:杜仲性味平和,補益肝腎,諸無所忌。